朱氏寻根网-重庆主城区朱氏
后退
重庆主城区朱氏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205.42万人。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公元前11 世纪时,是周朝所封巴国的首府。因嘉陵江古称渝江,故隋开皇元年(581)始 称渝州。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称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宋光宗赵惇在此先被封恭王,后登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明、清为四川所辖。1929年为“特别市”,1939年为直辖市,1940年定为“陪都”,直至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才由重庆迁回南京。1949年共和国成立,重庆与其他10 个民国直辖市一样,划入所在地大行政区领导,为西南地区(局)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1954年撤销大行政区建制,划归四川,为省辖市。1997年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决定,将重庆、万县、涪陵、黔江四地、市所辖行政区域从四川析出, 设立中央直辖重庆市。全市面积82300平方公里,现有15市辖区、4县级市、17 县、4自治县,总人口为3130万人。朱姓人口不少于30万人。
     据现存朱氏谱牒记载,朱氏入渝地最早的是明洪武二年(1369)进入川东道重庆府忠州垫江县城西关外朱龙一支;其次是洪武十三年(1380)随军入川定居涪州(现涪陵)长寿、垫江、梁平及巴县一带的朱氏;有一支是重庆巴县白市驿明王室朱椿(蜀王)幸存的后代;还有就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入迁的朱氏。
 
九龙坡区朱氏
    据现有资料,九龙坡区有朱氏3支:
    1、九龙坡区白市驿明王室朱椿(蜀王)的后裔,据《巴蜀朱氏宗祠族谱》(1931 年修)载:“川东道重庆府巴县西城直里甲白市驿伏龙洞大明血裔衍派朱应魁肇族”。现九龙坡区有其后裔繁衍。
    2、始迁祖朱代臣、代勋兄弟两支,从四川仅陇马鞍迁入,在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及磁器口一带繁衍,现已传6代。
    3、袁家岗有一支朱姓,祖辈系从湖北麻城迁来,原居袁家冈,后因旧城改 造,现分别迁居九龙坡区及袁家岗近邻一带。
 
南岸区朱氏
    落籍在南岸区的朱氏,现已修谱出书的有:
    迎龙朱氏以朱正荣为入川始祖。正荣原籍湖北麻城孝感乡,清顺治七年 (1650)前后,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徙迁重庆市南岸区的迎龙镇武堂 村落籍的。传至子朝栋、孙智时,父子二人始制定从第四代孙开始的字辈,即: 文国应正,……这支朱氏子孙在南岸区已定居了350年。
    巴县惠民场(现南岸区荣新长生桥)一支,据传自湖北麻城孝感迁来(始祖、 时间未详)。
 
北碚区朱氏
    落籍北碚的朱氏后裔,已经重修总谱的宗支有:
    以朱文觐为一世祖,以其子茂兴、茂旺两兄弟为入川始祖,原籍江西省临江府新瑜县大石墩高家堰,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迁移到重庆市渝北悦束场清溪口,后来迁移到北碚区明通乡,后裔在此聚居了 300余年。
    另一支就是以曾任河南太守的朱品臣为一世祖的子姓朱氏的第三十代孙朱 宣(字文富),明天启七年(1627 )由南京迁来江北王家坪,以其子茂友为入川 始祖,其后裔永栋的裔孙,在北碚区蔡家岗镇聚居了 200年。
    这两支朱氏,入川始祖年龄相当,前五代人字辈完全相同,入川前期又住地相邻,两个宗支的后裔,都在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源流关系。
 
渝北区朱氏
    落籍渝北区的朱氏后裔,已重修宗谱的宗支有:
    以子姓朱氏朱品臣为一世祖(曾任河南太守)的第30代孙朱宣(字文富), 于明天启七年(1627)由南京市迁出,经贵州遵义于明崇祯五年(1632)迁到江 北王家坪,以其子朱茂友为入川始祖,其后裔启蛟、永松、永栋的裔孙,在渝北 悦来镇聚居了 300年。
    另外还分散居住了一些明通朱氏(北碚区明通乡)的后裔。
 
巴南区朱氏
    落籍在巴南区的朱氏后裔甚多,现已查清登记的有:
    以朱延洪为一世祖,原籍在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为避兵灾迁到湖北省麻城县高甘堰鹅掌丘,明洪武八年( 1375)又迁到四川重庆府巴县南彭乡团鱼咀。清嘉庆十年(1805)其裔孙重新启用新字辈,正字辈朱正康兄弟号称八大房,新字辈五代是:正世元方大。至今已有201年,其裔孙甚众。
    巴南区界石镇界石场朱氏,后辈在巴南区界石镇一带繁衍。(具体何祖、何 处迁来不详)现已传10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