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根网-邾国-朱姓的起源地
后退
邾国-朱姓的起源地
        邾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俗称纪王城。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遗址总面积约9 平方公里,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邾国故城遗址内台墓、土冢、陶片、灰烬到处可见。邾国故城内中部偏北有一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4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花纹砖、云纹瓦当等,断崖上发现夯土层,间有少量础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为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建国前后曾在此发现古墓,并有周代带铭铜器多件出土,考为邾国贵族的墓葬区。故城内西南角金张庄村附近的金水河两岸,曾发现多处古陶窑遗迹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为邾国制陶作坊区。故城东北城墙处,有两个周长10多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发现东周陶片,据考当为邾国防御设施,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邾国,(又称邾娄国),曹姓,周代为鲁国附庸国。位于现山东省境内邹城市。相传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氏妹,名曰女嬇,生有6子,第5子名晏安,为曹姓之祖。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晏安后人挟于邾,史称“邾挟”或“曹挟”,为邾国之开国始祖。
 
        邾侠,本名曹侠,因西周初年封于邾,故名邾侠,商末周初人,为邾国的第一代国君,朱姓始祖。邾国是邹城市历史上的诸侯国。曹侠为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宴安的后代。宴安曾受封于曹,为曹姓、朱姓的共同祖先。至商代晚期,达到其氏族的繁盛时期。据史学家考证:邾人口语有拖音是邾娄,无拖音时发出的音是邾,故邾娄亦称为邾,为东夷民族的一支。
 
        曹侠立国后,励精图治,注重发展生产,悉心族人教化。故曹侠之始,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东方仅次于鲁国的有实力国家,乃至于延续29世,存在了近800年之久,这与邾国的奠基者曹侠不无关系,为君之道正如明代著名学者唐荆川所云:“其君臣之贤多足称纪。而秉义守礼之风,类非当时大国之所及。”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是周代著名的东方古国之一,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邾国的先祖是安(或书作“晏”,二字古通用),周武王封安的五世孙侠于邾,为鲁国附庸,《世本》称邾侠,邾国虽然自周初立国,但直到春秋时期的邾君克(仪父)之时都没受周天子册封,无爵位,其国君只称“邾君”;安的十二世孙邾君克时已经是春秋时期,在齐桓公的奏请下,周天子册封邾为子爵,邾君始称邾子,位列于诸侯。
   自邾侠后七代邾君是夷父颜,其名颜(或称伯颜),字夷父,先秦人名、字并称时先字后名,故称“夷父颜”,史称邾娄颜、邾子夷父或邾颜公。
   夷父颜之时,因为有功于周,封其子友父(名肥)于郳,史称小邾。
  周宣王二十一年(前807),夷父颜帮助鲁公子伯御在鲁发动叛乱,杀死了鲁懿公,篡夺了鲁君之位。周宣王三十二年(前796),宣王伐鲁,杀了伯御而立鲁孝公,同时诛杀了夷父颜。夷父颜被诛后,邾国追谥为“邾武公”。周宣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一说叔术为邾国群公子(庶出的诸公子)之一,但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受到邾人的拥护,故得即邾君之位。
  叔术代邾君之位15年,到公元前782年周宣王死后,叔术让国于夷父颜之子夏父,自己出居于滥,受当时邾国五分之一的疆土。滥国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邾友父为小邾国的“始受封君”。他是邾武公夷父颜次子,是小邾国第一代国君,小邾国位于今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邹城境内),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邾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始迁于峄,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公元前261至256年间),在此建都350余年。
 
        邾文公(前?一前614年),名籧篨(qu chu)。以德政著称,是邾国比较有作为的国君之一。在位时间长达52年之久。
        据《左传》记载,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将邾国迁都于峄山之阳,是邾文公顺乎民心之举,也是他的主要功绩之一。邾文公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衰败的时期,是封建制确立的前夜。当时,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势力单薄的邾国夹在齐、楚、宋,鲁之间,经常受战争威胁,尤其受鲁国的威胁更大,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为了应付这种局面,邾文公曾与宋、酆等国结盟,共同对抗大国侵犯。为雪耻复仇,鲁僖公二十三年,邾国出师伐鲁,战于升陉。鲁国鄙视邾国,不设武备而御之,结果大败。邾国兵士获得鲁僖公的头盔,悬于城门之上,大灭了鲁国的威风。
 
 
 
         邾文公晚年,健康状况欠佳,但迁都也成为邾国存亡攸关的大事。邾人非常担心邾文公的身体,认为“迁都利于民而不利于君”。文公听后对大臣们说:老百姓需要有国君,是让国君为民谋利益的,老百姓既然有利,我也有一份了,至于我的生命如何?这是天意,民既然有利,就应该去办。于是邾文公毅然将国都由邾瑕(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迁至峄山之阳。迁都后不久,文公病死。
        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周围河流纵横,适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公定都后,减轻了战乱威胁,邾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邾国定都峄山之阳,也奠定了邹县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驺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在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邾国故城北枕峄山,南依廓山,地势开阔,南北高中部低,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现存城墙4000米,残高3—4米,最高处约7米。墙基宽20—30米,夯筑。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高地,发现大片夯土、础石、花纹砖等建筑材料,经考证,城内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建国后,在故城内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诏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铜鼎及各类铜兵器、礼器、印玺等,尤其东周陶文出土数量达3000余件。
 
       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邾国、小邾国一起被楚国灭亡,族人为避殃杀,遂改为儿氏,战国后期又加“亻”偏旁改为倪氏。
 
 
        小邾灭国后,子孙一部分以国名倪为姓,改姓倪氏;一部分则去郳字邑部为兄氏;更有一部分为朱氏。《续文献通考》就记载,“小邾传国十四世,去邑为朱氏”。
 
        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奉邾颜为始祖。据记载,邾友生两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为小邾国君;次子邾爽,到鲁国任下大夫的官职。邾爽后裔,以祖父邾颜之名为氏,称颜氏,此即后世中华颜氏的由来。